在世界乒坛TopBull,没有一个人敢否认邓亚萍的地位。
18个世界冠军头衔、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一,被无数人称为“乒乓女皇”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为中国体育拼尽全力的英雄,退役后却频频陷入舆论风暴。
“败光国家20亿”“全家移民外国”“向洋人下跪”……这些标签缠着她,绕了十余年。
那么,一个为我们国家拼下无数荣誉的邓亚萍,在她身上这些标签到底是真是假?背后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?
2008年,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疯传。
展开剩余89%照片中,身穿黑色博士袍的邓亚萍单膝跪地,低头面对一位白发苍苍的西方老者,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,她的动作恭敬,神情专注,仿佛在进行某种庄严仪式。
很快,这张照片被贴上了“向洋人下跪”的标签。
评论区瞬间炸锅,有人怒斥她“数典忘祖”,有人质疑她“早已不是中国人”,甚至有媒体标题直接写道:“邓亚萍跪倒在洋人脚下,国人心寒!”
可真相,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。
这张“下跪”照片,正是她在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典礼上的授位仪式。
在剑桥,所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,都必须单膝跪地,由学院院长或导师亲手为其戴上学位帽、授予证书,这个传统,源自中世纪骑士授勋仪式,象征着对知识的敬畏、对师长的尊重。
这不是“下跪”,而是“受勋”TopBull,这不是“崇洋媚外”,而是世界顶级学府的庄严传统。
那位被网友称为“神父”“教皇”的白发老者,其实是邓亚萍的导师、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教授——艾伦·弗里曼,一位在学术界备受尊敬的学者。
当天,与邓亚萍一同跪地受勋的,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毕业生,他们肤色不同、国籍各异,但都遵循着同样的仪式。
可在中国互联网上,只有邓亚萍被单独拎出来,扣上了“卖国”“跪洋人”的帽子。
2018年,也就是她毕业整整10年后,这张照片再次被翻出,掀起新一轮网暴,邓亚萍终于忍无可忍,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回应:
“那天是剑桥大学的毕业典礼,我跪的是我的导师,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。他不是神父,更不是教皇。我们中国人讲尊师重道,这难道有错吗?”
她还特意强调:“我怀念那位学院领导,他对我非常照顾。可现在,他在我心里的形象,却被一些人恶意扭曲了。”
可即便如此,仍有网友冷嘲热讽:“解释就是掩饰”“P图专家”“早就不是中国人了”,一句谣言,传了十年;一次澄清,没人记得。
全家移民”“儿子是外国籍”?
2006年,邓亚萍在法国巴黎生下儿子林瀚铭。
可仅仅因为孩子出生在法国,网络上立刻炸开了锅:
“邓亚萍把孩子生在法国,明显是想拿外国国籍!”
“她早就移民了TopBull,全家都是外国人!”
“国家培养你,你却把孩子生在国外,忘本!”
这些言论,像刀子一样扎向一个刚成为母亲的女人。
可事实是:她的丈夫林志刚,当时正在法国一家乒乓球俱乐部担任教练,邓亚萍临近预产期,为了能和丈夫团聚,才选择前往法国待产。
这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决定——妻子去丈夫工作地生产,图个陪伴与安心,可到了网上,却成了“精心策划的移民阴谋”。
根据法国国籍法,在法国出生的孩子,只有父母一方为法国籍,才能自动获得法国国籍,而邓亚萍和林志刚,从始至终都是中国籍。
因此,他们的儿子林瀚铭,自出生起就是中国公民,根本不可能自动获得法国国籍。
更讽刺的是,夫妻俩给儿子取名“瀚铭”,“瀚”谐音“汉”,“铭”意为铭记——合起来就是“铭记自己是汉人,是中国人”,可即便如此,谣言依旧愈演愈烈。
2019年,邓亚萍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和儿子的护照,护照国籍栏清晰写着“中国”,她写道:“清者自清,但我不能再沉默了。”
可评论区依然有人冷嘲:“P图高手”“护照也能造假”。
2020年,她在一次直播中,干脆直接亮出自己的中国居民身份证,身份证号码、姓名、住址一清二楚。
她语气平静却带着无奈:“我生在中国,长在中国,为国打球20年,现在还要证明自己是中国人?”
那一刻,无数网友沉默了,一个为国征战的英雄,竟要一次次自证“我是中国人”——这是何等的荒诞与心酸?
“败光20亿”!
2013年,一条爆炸性新闻席卷网络:“奥运冠军邓亚萍,出任人民网‘即刻搜索’总经理,三年败光20亿国家资金!”
一时间,她从“体坛英雄”变成了“败家子”“蛀虫”,可问题是:“20亿”这个数字,从何而来?
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“即刻搜索”,这是是人民网于2010年推出的一个国家级搜索引擎项目,旨在打造“中国的谷歌”。
2010年,邓亚萍被任命为该项目总经理,这是她退役后首次跨界进入互联网行业,在她的带领下,公司迅速扩张,团队从百余人增至400多人,技术研发、市场推广全面铺开。
然而,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,百度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作为后来者的“即刻搜索”难以突围,2013年,“即刻搜索”与另一家国企搜索平台“盘古搜索”合并,项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。
这本是一次正常的国企资源整合与战略调整,可有人却将这次合并曲解为“项目失败”,并恶意夸大投资金额,编造出“败光20亿”的谣言。
事实是,人民网官方从未公布“即刻搜索”的具体投资金额,但业内估算总投入在3-5亿元之间,远未达到20亿,所有资金均用于技术研发、人才引进、服务器建设等“刀刃”上。
邓亚萍本人工作极其拼命,曾连续多日工作至凌晨,带领团队将网站日浏览量提升至1300万,项目合并后,资产并未流失,而是整合为新的“人民网搜索”业务。
人民网也曾多次辟谣,称“20亿”纯属捏造,可“败光20亿”的标签,早已深入人心。
尽管饱受争议,邓亚萍从未被击倒,她继续深耕体育、教育、公益领域,她从未背叛过国家,从未辜负过人民。
发布于:山西省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